六壬經緯卷之四神煞目錄印盜鬼財劫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刑衝破害合馬太歲旺相死囚休月建月將旬空貴人螣蛇朱雀六合勾陳青龍天空白虎太常玄武太陰天后正文印甲乙日亥子,丙丁日寅卯,戊己日巳午,庚辛日辰戌醜未,壬癸日申酉。若問事之人干支三傳佔時本命等處見者,以扶助論。視印將所乘何神、所臨何煞定其吉凶。盜甲乙日巳午,丙丁日辰戌醜未,戊己日申酉,庚辛日亥子,壬癸日寅卯。若問事之人干支三傳佔時本命等處見
2024-03-07
奇門九遁天遁:丙/丁,臨生門。丙長生在寅,寅落生門;外丙內丁,外柔內剛,陰陽匯聚;自然百事生旺,謀為吉利。天遁布盤可用來提升通靈功效。 地遁:乙/己,臨開門。己為地戶,地戶逢開門,則為有救。建築修造大吉。地遁用來修煉經脈流通與微迴圈淨化。人遁:丁/乙,臨休門吉、太陰。百事謀為,均為吉利。風遁:天盤乙奇落巽4宮,又得開、休、生三吉門之一。巽主風,故名風遁。這一方位宜於禱風雨、行壘戰、用火攻
2024-03-07
奇門遁甲九宮漫談文/華道人奇門遁甲居於九宮而成式盤。九宮源於洛書,奇布四正,偶列四隅,中五為樞。九宮與八卦相列,先天八卦為經,後天八卦為維。九宮八卦上應天星,下合人事,範圍天地而不遺,類天地萬物之化,述人世之萬千紛紜。九宮者,一白二黑三碧四綠五黃六白七赤八白九紫。縱橫十五以佈勢,二至還鄉之所依,九宮乃奇門式盤之根本。承八門九星,環繞八詐神君,列布三奇六儀。九宮如棋盤,奇儀星門神為棋子,旋轉之中而生
2024-03-07
遁甲符應經 下卷 (卷下)十干人君所利三經曰:甲為天福,人君此時宜行恩施惠、進有德、賞有功獲福慶。乙為天德亦為蓬星,人君此時宜施恩惠、賞功行德吉。丙為天威亦名明堂,人君宜以戰鬥、發號施令、以振天威、不可行刑罰。丁為太陰,此時人君宜安靜居處、無使煩擾、不可行怒譴責。戊為天武,人君宜發號施令、以行誅伐斷除兇惡。己為地戶,人君宜發明密事、修封疆理城廓。庚為天獄,人君此時宜斷決刑、獄戮奸邪、而人無怨言。
2024-03-07
精校《奇門遁甲鳴法》奇門遁甲鳴法序數術之學,唯奇門一家,非它技可比。徵之於數,實出於河圖、洛書、九宮、八卦;徵之於理,實繫於天地人文、陰陽訊息,但歷年悠遠,真經久佚,尤兼古昔聖王,只傳其心,未明發其口;繼世賢哲,止著其粗,其言雖精,未筆其明。傳有風后神章,子房秘旨,亦只耳聆其音,並未面睹其色也。況又杜撰由唐呂,罹火自秦皇,則應前代之成規,蕩然絕滅,後世之偽篇,倏忽施張,至業是學者,尊偽說如準繩,習
2024-03-07
一般情況下尋物斷局時:日干代表人,時幹代表事;日干代表失主,時幹代表失物。以下是具體斷法。(一)錢物丟失能找到的標誌在《奇門遁甲》局的千變萬化中,出現以下七種格局的某一格局形式不管是否處旬空狀態失物均能找回:一是大局反吟能找回,格局日干生時幹,日干克時幹,只要去找就能找到;二是格局中有庚格能找回。有一個庚格能找回,有兩個庚格找到的更快;三是時幹生日干能找回;四是時干與日干同宮能找回;五是時干與日干
2024-03-06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用奇門預測股票,這裡公開一種切實可靠的預測方法,特別是預測當天大盤行情,用固定格局,沒有隨機性,準確率極高。現簡單透露如下:1,每天起局,用交易所開張時辰即巳時的格局,用此法可以早一個月選出哪天升哪天跌,而且是固定格局隨時可看。2,具體用奇門判斷方法:取甲子戊為資金,生門為股票,為大盤。值符為買方,生門為賣方。生門生值符賣的人多,買的人少,股市下跌,買進股票有利。值符得旺相又生生門
2024-03-06
幾個朋友偶然到公司拜訪,談到奇門遁甲時甚是感興趣,於是一個朋友要求預測一下他的工作,目前剛離職,正在和兩家公司商談,想知道最後能去哪家?我現場起個局,局象如下:干支:庚寅 己卯 乙丑 癸未 旬空:午未 申酉 戌亥 申酉春分:上元第2天癸未時旬首為己 陽遁三局 值符天輔落八宮 值使杜門落四宮┌──────┬──────┬──
2024-03-06
天祿秘典大六壬靈覺經神課卷之三終家藏大六壬靈覺經卷四目錄迍福 二煩 九醜 三陰 天寇 天禍 天獄 天網 死奇 魄化 殃咎 災厄 鬼墓 六純 四逆 鬼呼 死絕天祿秘典大六壬靈覺經神課卷之四凶 咎 門迍福課 八迍課 五福課正月癸酉日,午時亥加午甲子旬。小吉臨功曹,為囚四土中。此之為墓氣,是為第一迍;旺氣之所聚,是為第二迍;丘墓怕木位,此為第三迍;朱雀與刑合,算來是五迍;中傳子臨未,名為第六迍;星傳虛宿
2024-03-06
六壬經緯 序序太史馮夔揚先生鑑定六壬經緯京江鐵甕子著序丹徒毛氏以數學名於鄉薦,紳士大夫鹹欽其術。有毛生者,持《六壬經緯》來謁,請為序。其書六卷,曰演法,曰神煞,曰格局,曰斷佔,曰類相,曰定式,條分縷析,皆其祖父所傳,秘不示人者。餘儒家也,儒者言數始《河圖》、《洛書》,大《易》之卦象、《尚書》之《洪範》並言數,而理即寓焉。《春秋左氏傳》所載龜筮之佔,其理頗微妙,非有所授受,不得其解。漢以後,各自為家
202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