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故事中了解奇門遁甲的來歷

更新時間: 2025-08-04 閱讀:25

微信圖片_20250721092014

我們泡上一壺茶,點上一爐香,聽我講一段關於“奇門遁甲”的古老來歷。這個故事,要從很久很久以前,那場驚天動地的涿鹿之戰說起...

風起涿鹿:神授遁甲的傳說

在華夏文明還如同初生朝陽般朦朧的遠古時代,中原大地上,爆發了一場決定命運的大戰——黃帝軒轅氏與九黎首領蚩尤的涿鹿之戰。

蚩尤,可不是凡人。傳說他銅頭鐵額,力大無窮,能呼風喚雨,更精通妖法邪術。他手下的八十一個兄弟,個個驍勇善戰,還能驅使迷霧毒瘴。黃帝率領的有熊部落大軍,雖然勇猛,但面對這遮天蔽日的濃霧和神出鬼沒的敵人,屢屢受挫,將士們迷失方向,傷亡慘重。黃帝本人也為此憂心如焚,寢食難安。

一日,黃帝在營中愁思,恍惚間,九天之上祥雲繚繞,瑞氣千條。只見一位身著玄衣、仙風道骨的女神緩緩降臨。她周身環繞著星辰般的光點,手中托著一卷玉冊,冊上光華流轉,似有無窮奧秘。來人正是九天玄女,居於九天之上,掌管兵機秘術的至高女神。

玄女娘娘見黃帝仁德,心繫蒼生,又遇此大難,心生憐憫。她輕啟朱唇,聲音如同天籟:“軒轅氏,爾欲破蚩尤妖霧,平定天下乎?”

黃帝聞言,立刻俯身下拜:“懇請玄女娘娘慈悲,賜我破敵之法!”

玄女微微一笑,將手中那卷散發著神秘光輝的玉冊鄭重地遞給了黃帝:“此乃‘龍甲神章’,內蘊天地之機,陰陽之變,宇宙之奧。其中最為精要者,便是‘奇門遁甲’之術。”

黃帝雙手接過九天玄女所賜的玉冊“龍甲神章”,只覺一股浩瀚磅礴的資訊湧入腦海。其中最為核心的秘術,便是那包羅萬象、窮究天地時空奧秘的“奇門遁甲”。玄女娘娘的聲音彷彿還在耳畔迴響:“此術共分四千三百二十局,對應天地萬物周流不息之變,一年三百六十日,一日十二時,一時一局,局局不同,乃窺盡天機之鑰。” 這四千三百二十局,如同漫天繁星,詳盡無比,卻也繁複到了極致。


風後演局:化天數為兵機

黃帝得此天書,欣喜之餘亦感沉重。戰場瞬息萬變,哪有時間推演四千多局?他身邊那位智慧如海的重臣——風後,主動請纓。風後深知,大道至簡,必有規律可循。他夜觀星象,晝察地脈,發現天地陰陽之氣的流轉,並非雜亂無章,而是有著強大的週期律動,尤其與節氣變化緊密相連。

風後以無上智慧,將玄女所授的龐大體系進行歸併整合。他發現許多局在特定節氣、特定陰陽氣場下,其核心格局(如值符、值使的落宮規律)是相似的。於是,他大刀闊斧,依據二十四節氣的陰陽消長,將原本一年四千三百二十局,凝練成了更便於掌握的一千零八十局!這如同將滿天星斗,按星座歸位,雖捨棄了部分細微末節,卻抓住了天地能量流轉的主幹,使得奇門遁甲首次具備了在實戰中快速運用的可能。黃帝依此精簡之局,結合洛書九宮,終於破開蚩尤迷霧,贏得涿鹿之戰。風後之名,自此與奇門遁甲的第一次偉大簡化緊緊相連。


渭水垂綸:太公再煉真金

時光流轉,到了商周交替的烽火年代。一位在渭水之濱直鉤垂釣的老者——姜尚姜子牙,胸懷經天緯地之才,等待明主。他深知風後一千零八十局雖已簡化,但對於行軍打仗、快速決斷仍顯繁瑣。戰場形勢,往往分秒必爭。

姜太公精研遁甲,洞察其精髓在於把握核心矛盾——即統帥“甲”的隱遁規律與“三奇六儀”的排布。他進一步刪繁就簡,將風後的一千零八十局,依據更宏觀的戰略態勢和陰陽大週期,提煉成了七十二活局!這七十二局,如同兵法中的陣圖,更加凝練,更側重於在大的時空節點上把握吉凶方位和時機,極大地提高了在軍事行動中運用的效率。傳說中他助周武王伐紂,排兵布陣、呼風喚雨的神奇,便與這精煉後的七十二局奇門遁甲息息相關。


圯橋納履:子房定鼎陰陽

又過了數百年,秦末亂世,風雲激盪。一位在圯橋恭敬為神秘老人(黃石公)拾鞋、得授《太公兵法》的青年——張良張子房,成為了奇門遁甲傳承史上另一位劃時代的人物。張良天賦異稟,深得太公兵法與遁甲精髓。他縱觀歷史變遷,體察到社會節奏加快,時空模型需要更進一步的簡化和普適性。

張良發現,姜太公的七十二局雖然精妙,但其核心規律可以進一步抽象,高度統一於陰陽二氣的根本法則。他以無上的悟性,結合當時更精確的曆法(如顓頊曆向太初曆的過渡),做了一次堪稱“定鼎”的簡化:將七十二局徹底歸併為陽遁九局陰遁九局,共一十八局

  • 陽遁九局: 從冬至一陽生開始,到夏至之前,陽氣漸長,萬物生發。這九局(從一宮到九宮順布)象徵著陽氣的升騰與主導。

  • 陰遁九局: 從夏至一陰生開始,到冬至之前,陰氣漸長,萬物收斂。這九局(從九宮到一宮逆布)象徵著陰氣的沉降與主導。

這十八局,以節氣為綱,以陰陽為體,完美對應了一年四季的能量轉換。它建立了“超神接氣置閏”的法則,使得任何時間點都能快速對應到這十八局中的某一局。張良以此術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輔佐劉邦平定天下,開創漢室基業。自此,奇門遁甲的核心格局,便以這陰九局、陽九局共十八局的形態穩定傳承下來,成為後世研習和應用的主流框架。


後世迴響:十八局的傳承

自張良定下十八局的基本格局,奇門遁甲的應用進入了相對穩定的時期。雖然歷代仍有高人對其進行闡釋、註疏、發展出不同流派(如法術奇門、數理奇門),並衍生出更為複雜的星門神煞體系,但其核心的排盤基礎——這陰陽十八局,卻如同定海神針,未曾動搖。

諸葛亮於五丈原布下八卦陣,劉伯溫著《金函玉鏡奇門遁甲》為朱元璋謀取天下,民間術士用它擇吉日、看風水、斷吉凶…… 無論廟堂之高還是江湖之遠,其底層運轉的時空密碼,大抵都源於張良所凝練的這十八方天地棋局。


尾聲:茶館裡的羅盤

爐香早已化作一縷青煙,茶碗也見了底。老人拿起桌上那枚磨得發亮的黃銅羅盤,手指輕輕劃過盤面上密密麻麻的符號:八門、九星、八神、天干地支,最核心的,便是那標識著陰陽遁各九局的刻度。

“看見了嗎?”老人指著羅盤,“這十八局,就是張子房為後世留下的鑰匙。九天玄女的四千三百二十局,是天地未開的混沌全像;風後一千零八十局,是初窺門徑的星圖索引;姜太公七十二局,是沙場點兵的陣圖精要;而到了張良手中,他抽絲剝繭,直指本源——陰陽!十八局,陰九陽九,如同太極兩儀,化生萬物。”

“如今我們排盤,”老人手指撥動盤心代表時辰的天盤,“無論是帝王將相問國運,還是小民百姓求平安,都得先定下是陽遁還是陰遁,再在這九局之中尋得當下時空對應的那一局。這十八局,便是奇門遁甲這座恢弘殿堂的基石,承載著從涿鹿戰場到如今這茶館裡,無數人想把握命運軌跡的渴望。”

茶館外暮色漸沉,羅盤上的銅針在昏暗的光線下微微顫動,彷彿感應著那流轉了數千年的天地之氣。老人收起羅盤,留下一句悠長的嘆息:“局數雖簡,天地至理卻深。這十八局,既是地圖,也是迷宮,就看後人如何參悟了。” 故事講完,只餘下裊裊茶香與窗外漸起的市聲,交織著遠古的回音。

奇門遁甲排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