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門遁甲排盤

《詳解陰盤針灸奇門》

哪個版本的奇門遁甲書籍最好

針灸奇門是一種奇門與針灸相結合,調理治療人身體的高階秘法。

第一部分穴位

針灸奇門治病記住八個穴位就可以了,全部是保健穴,下面內容只需要記住八個穴位的具體位置即可,其他內容僅作為了解即可。

一:公孫穴
《詳解陰盤針灸奇門》 名解:足太陰絡脈, 是十五絡脈之一,亦是八脈交會穴,通衝脈,名曰公孫。

位置:在足內側,第一蹠骨基底部下緣,當赤白肉標處。

解剖:在拇展肌中;有跗內側動脈分支及足背靜脈網;布有隱神經及腓淺神經分支。

主治:嘔吐,胃痛腹痛,洩瀉痢疾。配中脘穴、內關穴治胃酸過多、胃痛。

二:申脈穴

名解:申,八卦中屬金也,此指穴內物質為肺金特性的涼溼之氣。脈,脈氣也。申脈名意指膀胱經的氣血在此變為涼溼之性。本穴物質為來自膀胱經金門以下各穴上行的天部之氣,其性偏熱(相對於膀胱經而言),與肺經氣血同性,名申脈。

位置:該穴位於人體的足外側部位,腳外踝中央下端一釐米凹處。

解剖:在腓骨長短肌腱上緣;有外踝動脈網及小 隱靜脈;布有腓腸神經的足背外側皮神經分支。

主治:可緩解眩暈、雙眼發紅腫痛、腰痠背痛、足踝關節痛等症狀,對腹瀉、消化不良有輔助作用。

三:內關

名解:內,內部也。關,關卡也。內關名意指心包經的體表經水由此注入體內。本穴物質為間使穴傳來的地部經水,流至本穴後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從地之表部注入心包經的體內經脈,心包經體內經脈經水的氣化之氣無法從本穴的地部孔隙外出體表,如被關卡阻擋一般,故而得名。

位置:位於前臂正中,腕橫紋上2寸,在橈側屈腕肌腱同掌長肌腱之間取穴。

解剖:在橈側腕屈肌腱與掌長肌腱之間,有指淺屈肌,深層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動、靜脈,深層為前臂掌側骨間動、靜脈;布有前臂內側皮神經,下為正中神經掌皮支,最深層為前臂掌側骨間神經。

四:外關

名解:外,外部也。關,關卡也。該穴名意指三焦經氣血在此脹散外行,外部氣血被關卡不得入於三焦經。本穴物質為陽池穴傳來的陽熱之氣,行至本穴後因吸熱而進一步脹散,脹散之氣由穴內出於穴外,穴外的氣血物質無法入於穴內,外來之物如被關卡一般,故名外關。

位置: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2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解剖:在尺骨與橈骨之間,深部有小指伸肌、指伸肌、拇長伸肌和示指伸肌;布有頭靜脈和貴要靜脈的屬支、骨間後動、靜脈;有前臂後皮神經和骨間後神經分佈。

主治:手腳麻痺、肘部痠痛、手臂疼痛、偏頭痛、落枕、肋間神經痛等。該穴為人體手少陽三焦經上的重要穴道,本站有關該穴道的治病療法有:穴道指壓法治療風溼疼痛 、治療肋間神經痛等。

五:足臨泣

名解:)足臨泣。足,指穴在足部。臨,居高臨下之意。泣,淚也。該穴名意指膽經的水溼風氣在此化雨冷降。本穴物質為丘墟穴傳來的水溼風氣,至本穴後水溼風氣化雨冷降,氣血的執行變化如淚滴從上滴落一般,故而得名。

位置:人體足少陽膽經上的主要穴位之一。位於足背外側,當足四趾本節(第四趾關節)的後方,小趾伸肌腱的外側凹陷處。

解剖:有足背靜脈網,第四趾背側動、靜脈;布有足背中間皮神經。

主治:頭痛,目外眥痛,目眩,乳癰,瘰癧,脅肋痛,瘧疾,中風偏癱,痺痛不仁,足跗腫痛。膽經頭痛、腰痛、肌肉痙攣、眼疾、膽囊炎、中風、神經官能症等。

六:列缺

名解:列,裂也,破也。缺,少也。列缺名意指肺經經水在此破缺潰散並溢流四方。本穴物質為孔最穴下行而來的地部經水,因其位處橈骨莖突上方,下行的經水被突出的橈骨(巨石)所擋,經水在此向外溢流破散,故名列缺。

位置:列缺穴在前臂部,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處。它屬於手太陰肺經穴位。在該穴處按摩,除能治療腕臂部病變外,還有助於治療頭部、項背部病證,故有“頭項尋列缺”的歌訣流傳。

解剖:在肱橈肌腱與拇長展肌腱之間,橈側腕長伸肌腱內側;有頭靜脈,橈動、靜脈分支;布有前臂外側皮神經和橈神經淺支的混合支。

主治:傷風,頭痛,項強,咳嗽,氣喘,咽喉腫痛,口眼歪斜,牙痛。

七:照海

名解:照,照射也。海,大水也。該穴名意指腎經經水在此大量蒸發。本穴物質為水泉穴傳來的地部經水,至本穴後比水形成為一個較大水域,水域平靜如鏡,較多地接收受天部照射的熱能而大量蒸發水液,故名。

位置:照海穴是八脈交會穴,通陰蹻,在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

解剖:在脛骨後肌腱處;有脛後動、靜脈分佈;布有小腿內側皮神經、脛神經。

主治:主治咽喉乾燥,癇證,失眠,嗜臥,驚恐不寧,目赤腫痛,月經不調,痛經,赤白帶下,陰挺,陰癢,疝氣,小便頻數,不寐,腳氣。配列缺、天突、太沖、廉泉治咽喉病症;配神門、風池、三陰交治陰虛火旺之失眠症。

八:後溪穴

名解:後,後方;溪,溪谷,《素問·氣穴論》:“肉之小會為溪”。穴居小指本節後赤白肉際處,故名。

位置:微握拳,第5指掌關節後尺側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具體在在小指尺側,第5掌骨小頭後方,當小指展肌起點外緣;有指背動、靜脈,手背靜脈網;布有尺神經手背支。

解剖:皮膚→皮下組織→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淺層分佈有神經手背支,尺神經掌支和皮下淺靜脈等。深層有小指尺側固有動靜脈和指掌側固有神經。

主治:主治頭項強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攣痛等痛證;耳聾,目赤;癲狂癇;瘧疾。

第二部分 針灸奇門具體操作

一需要記住以下兩個圖一個表格

八卦配八穴圖

扎針原則

一,起陰盤奇門局,年 月 日 時是綱,其餘是目。

二,扎針方法先扎原宮,再扎落宮。(隱幹,為事物的影子,不參與作用,所以不扎。)

【如壬落巽先扎幹宮數後扎巽宮數,針也是符,擇也可以。】

三,順序從下往。 急(陽爻),緩(陰爻)

四,穴位出現兩個就扎兩個出現一個就扎一個,以宮分左右。

五,年月日時都壞,可以成功,一個好三個壞,好不了。

六,看四綱哪宮壞,就扎對應的穴位。掐穴也可以,八脈交匯處。

任何一個經絡在這都是相交的,它是樞紐。十二經和任督二脈。

例如:壬落巽四宮 壬為公孫穴,原宮為幹,故扎針為幹+巽=快快快+慢快快。

分析:

年幹丁門迫,月幹己沒問題,日干戊入墓,時幹庚居艮八宮擊刑平臺有問題。

戊癸相和,癸落坤宮,坤宮值符為甲為肝,庚為阻塞,乙為拐彎的地方(肝硬化和膽堵塞)任就是膽的形狀。

己沒問題,只有年月日時,全兇不兇,全吉大吉,三吉一兇不吉,三兇一吉不吉,都不好才好,己沒問題,就是關鍵,兌為口己為嘴丁為牙衝傷為拔牙,拔牙數為兌宮數為,147取四數。

治病:癸是照海,庚是外關,乙是照海,值符是甲是公孫

扎針:符扎公孫穴六針,扎法快快快 慢慢慢。

癸扎照海穴六針,扎法慢慢慢慢慢慢。

庚扎外關穴六針,扎法快慢慢 慢慢慢。

乙扎照海穴六針,扎法慢慢慢 慢慢慢。

任為身體蜷著,生門為手法恨。

陰大於陽,陰是內涵的事情,內涵的是翻出來是未來的事情,如果天干往前翻是過去的事情,

地盤的天干是人的思想行為,思想行為,使出來的時候是過去的事,天盤的天干倒著翻是過去的事。

扎針:坤癸照海穴,扎針治急病,骨折疼痛。

坤:肝硬化,膽阻塞(癸膽)年日時宮都壞只有肝宮好出問題(兌)拔牙後,肝膽不好,拔了四顆牙。活砂我們用的多,陰盤講行為風水,行為藝術改變達到願景,靜砂古人用的多,環境改變到達願景

三:附錄穴位口訣

(1)、八脈歌訣

正經經外是奇經  八脈分身各有名  後督前壬皆在內  衝由毛際腎同行

陽蹺根外膀胱尋  陰起跟前隨少陰  陽維只絡諸陽脈  何為陰經為絡陰

帶脈維腰如束帶  不由常應日奇經

“正經”與“奇經”相通的八個穴位,就是八脈的交會穴。如下:

手太陽小腸經“後溪”穴通於督脈,手太陰肺經“列缺”穴通於任脈;

足太陰脾經“公孫”穴通於衝脈,足少陽膽經“臨泣”穴通於帶脈;

足少陰腎經“照海”穴通於陰蹺,足太陽膀胱經“申脈”通於陽蹺,

手厥陰心包經“內關”穴通於陰維,手少陽三焦經“外關”穴通於陽維;

奇經不但可透過以上穴位通於正經,而且八脈在循行過程中,在一定部位彼此發生交會聯絡,例如衝脈與陰維合於心、胸、胃等如下表:

(3)八法交匯歌

八法交會歌

內關相應是公孫,外關臨泣總相同,

列缺交經通照海,後溪申脈亦相從。

八法交會八穴歌

公孫衝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

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

後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蹺絡亦通,

列缺任脈行肺系,陰蹺照海膈喉嚨。

八脈會合部位表

公孫通於衝脈,內關通於陰維

衝脈與陰維脈合於心、胸、胃

後溪通於督脈,申脈通於陽蹺

督脈與陽蹺脈合於目內眥、頸項、耳、肩、小腸、膀胱

臨泣通於帶脈,外關通於陽維

帶脈於陽維脈合於目銳,耳後、頰、肩

列缺通於任脈,照海通於陰蹺

任脈與陰蹺脈合於肺系,咽喉、胸膈

八際配八卦歌

幹屬公孫艮內關,巽臨震位外關還,

離居列缺坤照海,後溪兌坎申脈聯。

補瀉浮沉分逆順,隨時呼吸不為難,

仙傳秘訣神針法,萬病如拈立便安。

八穴配合歌

公孫偏與內關合,列缺能消照海痾,

臨泣外關分主客,後溪申脈正相和。

左針有病知高卞,以意通經廣按摩,

補瀉迎隨分逆順,五門八法是真科。
《詳解陰盤針灸奇門》
通過奇門遁甲,透視你的人生問題,指導你做出正確的選擇。 👉 奇門十年運